夏日的阳光格外灿烂。汽车沿着“村村通”公路行驶十几分钟后在芦塘村的高家中心村停下,记者看到,一幢幢崭新整齐的三层小康楼排列在公路的一边,有的村民在装修自己的新房,有的……随同采访的村党支部书记欣喜地对记者说,高家中心村160户,有150户已经建好新房,还有10户人家在陆续开工建设。村里今年底80%以上的村民将住上新房,到明年,我们就可以完成村庄整治工作。
芦塘村因盛产芦苇而得名,袁河自村边徐徐流过,依山傍水、绿树成荫、风景优美,自然条件得天独厚。村里在新农村建设中,按照“政府引导、群众自愿、公路两旁优先建设”的原则,积极推广新房型建设,目前,共新建农民小康楼550余幢。并且大力实施改路、改水、改厕、改环境工程,新建了自然村文化活动中心,村落社区还设立了农家超市、农家书屋、农家诊所和幼儿园等配套设施。昔日破旧、污泥蚀水,脏、乱、差现象的村庄,变成了整洁、干净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。同时,村里合力谋划产业发展,努力增加农民收入,村里建立了河砂生产基地、千亩新疆红枣基地、千亩新余蜜桔基地、千亩优质稻基地、千亩双低油菜基地、千亩丹桂花卉基地、千头生猪养殖基地、千羽家禽养殖基地、500亩蔬菜基地、500亩水产养殖基地等10个基地,有力夯实了村级经济基础,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坚实财力保障。为保持村容整洁,村里对已完成整治的自然村,制订了《环境卫生管理制度》,并由村干部分片包干进行监督,每个示范自然村固定一个保洁员,负责打扫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,监督各家各户把垃圾倒入垃圾池内。
